杆秤收藏者施明理先生的木杆秤博物馆藏品
“秤”,在华夏古文字中是形声字,禾为形、平为声。“秤”由“称”字变化而来,其本意是称量物体的器具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古人就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木杆秤,当时的秤一斤约为现在半市斤。
传说秤的计量单位是鲁班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制定的,十三颗星为十三两(229克)为一斤。秦统一华夏后,在十三颗星一斤的基础上,又加上人间的“福”“禄”“寿”三星,提醒人们买卖公平,不可缺斤少两,少一两要“损福”,少二两“伤禄”,少三两“折寿”。此后,秦代将十六两(256克)定为一斤,并颁布了诏书,统一度量衡,秤则由官府负责监制,不许民间私造。杆秤,是人类发明的各种衡器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。
古代时期,各朝代斤的量值有所不同。《汉书·律历志》颜师古注:“十六两为斤,三十斤为钧。”并以一方寸黄金重量为一斤(240克至260克)。魏晋南北朝时,一斤的重量为汉代的两倍多,到隋朝一斤为700克左右。唐朝秤又有了细化,“两”以下定为“钱”“分”“厘”等,十钱为一两,十分为一钱,一钱又等于二铢四絫,即一枚开元天宝铜钱的重量。这个量制沿用将近一千多年。至元代一斤定为637.5克,明代一斤约582克,清代一斤是597克,民国时期有些地区民间还沿用十八两或二十四两一斤。以前都是一斤折十六两制,所以有“半斤八两”的俗语。
过去的商贾都备有小秤,小秤,也叫手秤,称重1斤至3斤,有盘有钩,铁砣,双毫,一人操作。中型秤,俗称二杆子秤,1斤至200斤,称重时需二人。掌秤者一手抬物,一手把砣,另一个人在一边抬物。称重200斤以上的叫大秤,俗称抬杆秤,需三人操作:二人抬秤,一人把砣。秤的关键在于秤砣,俗话说:“秤砣虽小压千斤。”
别看秤虽小,但制作一杆秤是有说头的。首先,杆秤一般采用木质坚硬、不易吸水、不易弯曲开裂的黄檀、栗树、枣树等杂木,经自然干燥,刨成圆直光滑的秤杆,系上铜秤扭与铁秤钩,再将其包嵌铜套头。开始制作木杆秤,要先用砝码定出两与斤的位置,再以弓步(圆规)计算秤星,然后依次钻出眼孔,用铜丝钉秤星,随后将秤星磨光,秤杆涂刷硫酸亚铁或黑矾加石灰等染成黑色。然后配上铸铁的秤砣,才制成了一支完整的木杆秤。
鲁西北地区的临清锅市街过去有一个制秤门铺,我出于对秤的好奇,经常去铺子里观光。门铺只有五六个人,他们都有一套绝技,不然的话,在这个行当里是混不下去的。
制作秤杆极为繁复,制秤手艺人先将木杆粗头钻上两只通透的眼,穿上绳子,配上金属钩子,再挑一穿上绳子的秤砣。一手拎着绳子,另一手将秤砣挂在木杆上,不断拨动拴秤砣的细绳,当木杆竖水平线时,就在秤砣绳的位置做上一个记号。而后拿出另一个钻子,开始钻眼。
这个钻子也是一根木杆,木杆的下方是金属的,上方是一个小圆盘,圆盘下垂着对称的两根细绳,细绳分别绑在一根横杆两头。制秤人将木杆和横杆握住,转了转木杆,绳子螺旋状地缠绕在木杆上,将金属头对准记号,催动横杆,木杆转起圈来。随着制秤人握横杆的一催一松,再移位一催一松,几个好看的眼出现了。这就是定盘星。定盘星也称准星,有不少的寓意,告诫用秤的人要心居中正,不可在称秤时偏斜而妄贪钱财,否则会折寿少禄损福。
准星定好后,接下来就是计算杆秤的刻度了。所有的刻度都定好后,依旧像此前那样一催一松地钻眼。钻好眼后从箱子里拿出一根软软的金属丝来,左手将金属丝往刚钻好的眼里一送,右手拿着一根方方的铁块贴着秤杆将金属丝扫断,又在眼上轻拍一下,金属丝再去堵下一个眼。这样的动作远没有钻眼那样好看,然后,制秤人又开始拿一把刷子,从小罐里蘸水刷在秤杆上,就这样,一杆秤制好了。
那时,家用小秤有钩秤和盘秤两种,时间久了就会损坏,或是秤星模糊,或是秤砣磨损,或是秤杆折断,或是称量不准,需要及时修理。修秤需要技术权威完成,才能使人放心。如果自己动手修理的话,就会被人怀疑在弄虚作假。接秤杆较复杂,因原料是贵重的红木,断杆舍不得丢弃,先用胶水粘,后用铜皮包,再用细钻打眼,然后用金属丝插入,各种斤两花就立即显现。最后用修秤人的定量砝码校秤,如有出入,调整秤砣重量,或焊锡加重,或削铁减量,准确无误后,修秤人粘贴信用凭证,以示可以放心使用。现在,济南市区的小巷子里,还能见到收废品人使用的钩子秤。
俗话说“人生好比一杆秤”,秤讲究的是公平,人生讲究的是良心。做事若泯灭良心、缺失公平,就要用自身的“砝码”去“填平”,甚至用一生的幸福、健康、自由,乃至生命。为人处世,无论大小、高低贵贱,心中总须有一杆公平秤、良心秤,时时用良知去称量自己的事功与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