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新闻
放大镜
希望之线:生命源头奇迹般的邂逅
2022-04-01 15:35:00  来源:正义网  作者:周明珠

  《希望之线》封面

  东野圭吾深受不少中国读者和观众喜欢,图为中国版话剧《解忧杂货店》

  《希望之线》中杀人凶手在作品前三分之一的章节就已锁定,破案只是引出其他主题的事由。作为激情犯罪的多由子心里十分悔恨,向警察坦白了一切。这本是不该发生的故事,案件背后的真相令人动容,作者东野圭吾用冷峻的笔触书写生命源头奇迹般的邂逅,温和又不失力度。

  《诗经·郑风·野有蔓草》曰:“有美一人,清扬婉兮,邂逅相遇,适我愿兮。”邂逅意为不期而遇。这是我国诗歌中对这一词语最早的注解,表现相遇的偶然性与不期而见的欢愉感。没有人能独自生活,与很多人不期而遇,人生才会变得丰富多彩。

  在小说《希望之线》中,酒吧女老板花冢弥生对寻求答案的中屋多由子说:“你以你的方式努力就好,一定会邂逅幸福。”这本是一句温情且充满希望的话语,不过可惜由于两位女士对“邂逅”一词的不同理解,无法挽回的悲剧发生了。此时那切割戚风蛋糕的长刃刀插进了弥生的后背。随着一起凶杀案的侦查,以弥生为中心的社会关系被剥离,浮现在读者面前。这部作品展现了都市背景下的日本人现代生活的诸多期许与无奈,凶杀与破案只是整个故事的暗影,其间的生存伦理不容忽视。

  1.

  名家新书必读是我的习惯,当然这只限于我喜欢和倾向的作家。东野圭吾是国内比较受欢迎的日本作家,前期他的作品偏重警队破案路线,如2005年出版的《嫌疑人X的献身》,案情曲折迷离,侦查案件一波三折,而近年则重视伦理在作品中的意义。我手持的版本是南海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的新书《希望之线》,是东野圭吾“加贺探案集系列”的新作,本书保持作家一贯的高水准,似乎可猜到真相,但永远猜不准。故事和人物虽以一起凶杀案开启,但整部作品却透出浓浓的爱意,其间人世情感的纠葛,经济高速增长下的世态百相,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徐徐展开。

  还是以极简的方式捋捋故事脉络:汐见行伸和怜子生有一对可爱的姐弟,四口之家其乐融融,可是天有不测风云,两个孩子单独去外婆家遭遇地震身亡。夫妻俩非常消沉,觉得生活几乎失去了意义,后来决定接受体外受精再生一个孩子,怜子怀孕了,夫妻俩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,然而命运弄人,医院说可能拿错了受精卵,怜子怀的是一个和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。两个人十分痛苦,最终怜子下了决心,无论孩子是不是自己的,都决定生下来,丈夫也同意了。可爱的萌奈出生后备受宠爱,女儿未上完小学,母亲怜子患癌去世,而汐见行伸却心有芥蒂,他每日生活在纠结中,父女俩产生矛盾和不信任。

  为解除困境,汐见行伸找到了萌奈的生物学母亲花冢弥生,这个和善优雅的女性,独自经营一家咖啡屋。当她得知自己有一个孩子已经14岁时,震惊而又欣喜,她决定告诉前夫绵贯,而此时绵贯与多由子同居多年,仍然没有自己的孩子,始终觉得遗憾。从弥生口中得知后,绵贯欣喜异常。同居女友多由子不解绵贯的奇怪表现,去咖啡屋找弥生寻求答案,因为言语的误会,以为弥生要夺走绵贯,所以失手杀了弥生。

  随着弥生被杀,警察的介入,萌奈的身世以及围绕她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得以浮现出来。几乎同一时间,侦办此案的警察松宫知道了他的生身父亲一直活着且一直关注着他,只是为了尊重他的母亲克子和为了不打扰他,而一直没有和他相认。松宫联想到萌奈,再想到自己,不由得陷入沉思。故事的最后,萌奈知道了自己的身世,了解父亲行伸以前看自己的眼神并非出于讨厌,从而理解和尊重行伸。而松宫也在父亲去世前见到了他,父亲在弥留之际见到自己的儿子,一条生命之线紧紧相连。

  2.

  日本是一个侦探小说兴盛的国度,从高仓健主演的电影《追捕》到松本清张的小说《砂器》,从森村诚一的《人性的证明》到江户川乱步的《心理测验》,岛国小说家们以写实、不回避、追查到底的精神书写推理小说的传奇。作品中警察很少受办案以外的影响,专注搞侦查,形成高效的侦查体制和责任形态,应该说日本警察更注重个人在办案中的判断和决定作用。协同办案只是为了使办案更高效,相互间配合度高但彼此并不干涉,东野圭吾作品中加贺探案集系列突出了主要警力的神勇和智慧。从小说的角度看,这样可以使重点人物形象更为突出,读者的注意力不被分散。为数众多的日本侦探文学作品,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,其侦查方法就算在实战中亦有借鉴价值。

  从《希望之线》表述的时代背景来看,互联网已经普及,手机成为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,故事的发生至少已进入21世纪。但警察松宫和加贺似乎还是在使用传统的办案方法,以走访、询问、调查及辨认贯穿整个过程,不辞辛苦忍受诸多不便到与案情有联系的地点查访,即便是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也不放过,避免挂一漏万。同时不拘泥于已有判断,不断修正错误的办案思路,为了真相也算是拼了。相比依靠视频监控、电话监听、大数据支持及互联网办案,松宫和他的同事的确落后了,但无疑这种落后是有效的,小说刻意突出人的价值,而放弃借助现代设备快速办案的思路。

  从《希望之线》的主题来看,破案只是引出其他主题的事由,杀人凶手在作品前三分之一的章节就已锁定。作为激情犯罪的多由子心里十分悔恨,向警察坦白了一切,但是损害后果已经造成,时光无法倒流。这本是不该发生的故事,案件背后的真相令人动容,作者东野圭吾用冷峻的笔触书写生命源头奇迹般的邂逅,温和又不失力度。他还为本书专门写下寄语:“说我固执也好吧,我喜欢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缘分。”缘分是题眼,邂逅是必然。

  离婚、同居、同性恋以及由此衍生的伦理问题,成为日本现代社会难以解决的困难。畸形的性取向,其后患祸及未成年人,警察松宫就是一个间接的受害者。松宫的父亲真次年轻时在一家旅馆帮厨,与老板的独生女正美招赘成婚,不料正美是一名同性恋者,一边和异性结婚生子,另一边还和同性恋人维持着恋爱关系。真次夫妻没有感情,离别期间真次与克子产生感情,孕育了松宫。正待真次考虑与妻子分手与克子结合时,不料发生了另一同性恋者之夫为解决冲突一同赴死的事件,正美大难不死成为植物人,丈夫真次出于道义返回家中照顾母女经营旅店。真次与克子虽有感情却无法在一起,松宫从此失去的父爱,直到真次将逝,松宫才知道自己还有父亲及亲人,既感震惊又很无奈,作品把松宫又欣喜又纠结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
  3.

  作为医疗事故的产儿萌奈,既受益于现代科学手段和医疗技术给了她生命,又为身世之谜困扰。医疗事故不可逆转,萌奈无可选择。日本社会是一个注重传统、讲究门第的国度,一个连血缘都说不清楚的未成年人,所受到的歧视和挫折可想而知,而这些不能承受之痛非萌奈所能承担。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日本,物质丰富与精神虚空,及其所反映出来的伦理丧乱的世态百相,是时代病的集中表现。

  无形羁绊的亲情时时刻刻被渴望与珍视,作品中行伸夫妇对萌奈的感情是真的,却又不敢轻易向孩子坦白,萌奈知晓缘由后,态度也转变了。没有养父母的坚持,这个孩子根本不会降生在人世,虽然从其出生开始,就背负着父母对已经失去的哥哥姐姐的期许,这对她造成了一定压力,但也令她真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对她的珍视与关爱。

  命案嫌疑人多由子,年轻时屡屡遇到不负责任的男人抛弃,导致两次人工流产,等终于遇到爱她肯和她结婚生子的绵贯时,她已经很难再怀孕。正是惧怕深爱的人可能会离她而去、出于好不容易得到的家将被夺走的愤怒、对同居男友的前妻以意外方式拥有孩子的嫉妒……多重心理压力作用下,她误解了被害人弥生的话语,一时冲动犯下命案。而她的坎坷经历,和因为误解导致失去理智冲动杀人,都值得同情,却也难免让人感到遗憾。

  书名《希望之线》是亲人之间的一种无形羁绊,那是无论相隔多远都始终相连难以割舍的。东野圭吾传递了这种亲人之间连接关系带给人们的希望与动力,其中有很多令人感动又心酸贴近我们现实生活的故事情节,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,读完这本书后,在被其感动的同时,也会更加珍惜与家人之间的缘分。

  与幸福邂逅是弥生的愿望,也是所有人的期许,既然在生命的航程中迷失了方向,那么我们就应该找出线索与希望重逢。世事多变,命运不可捉摸,我们不能因为未来的不确定而放弃现在的生活,如果那样,我们将永远得不到幸福。无论是真次对松宫,还是两对父母及于萌奈的爱,东野圭吾用他独特的温情,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,让人忘却了作品开始的肃杀之气,让人感悟:虽无形却真诚的爱,终究可以消弭我们固有的顽疾。

  没有一个人会是谁的替代品,萌奈不是,别人也不是。每一个人都独立地存在,每个人都有价值,每一个人都值得爱与被爱,只要心没有离开,就会有不期而遇的邂逅重逢,希望之线将我们紧紧相连。

  编辑:张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