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不多的报刊亭,功能已经多样化
第一次见到报刊亭,是在小学时代,那时我也就十一二岁吧。有一天,父母带我到城里去走亲戚,城里就是镇里。那个镇不大,只有两条街。一天午饭后,我独自沿着一条街边走边逛,快走到邮局附近时,远远地看到一个长方形的绿色大箱子竖在路边。这是什么呢?我的好奇心来了,急忙走近前去,发现这个绿色的大箱子上面挂着一个牌子,牌子上写着“邮局报刊亭”几个大字。箱子的四面都是窗户,窗户上摆着各种杂志和报纸。原来,这个绿色的大箱子就是卖报纸和杂志的啊!我高兴极了,把摆在窗子上的花花绿绿的杂志都看了一遍,最后买了一本我非常喜欢看的《小雪花》杂志。从那时开始,我就知道城里有一个大绿箱子叫“报刊亭”了。
乡下的孩子,进城的机会不多,隔个一年半载的,才能跟着大人进一次城。但从那以后,每次去镇里,我都会到报刊亭去买一两本自己喜欢的杂志,带回家里反复阅读,还向同学们炫耀。
几年以后,我考上了镇上的中学,在那里读了三年书,和报刊亭的接触就更多了。报刊亭离我们学校不太远,我经常在放学的时候溜达到报刊亭,看看有什么新的杂志没有,如果发现了新来的杂志,我就会立即把它买下来。作为一个农村学生,兜里没有什么闲钱,但我总是想方设法省下一些钱来,用来买报纸、杂志。记得那些年,我买得最多的就是《中学生》杂志,几乎每期都买。此外,也买了《小说月报》《连环画报》《奥秘》等“课外读物”,这些杂志,使我受到了很大影响,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极大地丰富了我中学时代的生活。因此,对那个报刊亭,我一直怀着一种感激之心。
又过了几年,我考上了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一所林业院校,开始了四年的大学生活。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、是全省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,因此,那里的报刊亭更多,沿着马路走不多远,就能遇到一个报刊亭。我们学校有两个大门,一个是东门、一个是北门,在这两个大门外,就分别有一个报刊亭。大学时代,我与报刊亭打的交道更多了,因为那时我喜欢上了文学创作,还经常向外投稿,而报刊亭里的报纸杂志,则能为我提供投稿的地址,更成了我学习写作的参考资料。
我所学的专业是跟林业有关的,每年都要外出实习,四年时间里走了很多地方。但每到一个地方,哪怕是很小的乡镇,也都能看到报刊亭、都能买到自己想要的报纸和杂志,可见在那个时代,人们阅读报刊杂志的风气特别的浓。
报刊亭不仅仅能为读者提供服务,它还是城市文明的一种标志,是一道文化风景线。文化越发达的地区,报刊亭越多;而报刊亭少的地区,则凸显了文化的苍白。记得那些年,有时实习走到一个非常偏僻的乡镇,找了好久也没能找到一家报刊亭,便叹息道:“这个地方的文化太落后了,竟然连一家报刊亭都没有!”显然,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,报刊亭成了检验一个地方文化是否繁荣的标准。
许多年以来,我与报刊亭建立了一种深厚的感情,每当看到报刊亭,都会有一种亲切之感。因为报刊亭伴随我走过了整个的青春岁月,给了我许多收获。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从十年前开始,报刊亭就越来越少了,我们小镇上的那个报刊亭,早已经拆除了,整个镇里已经见不到一个报刊亭了。而大城市呢?那种“随处可见报刊亭”的现象在很多地方也已经消失了。
现在到一个城市去,想要找一个报刊亭,是一件很难的事。有的时候,走了很长的路、费尽很多周折,还是找不到一个报刊亭!曾经随处可见的报刊亭,在城市里竟然也消失了踪迹!而那些还有报刊亭的城市,报刊亭的数量也在日渐减少。
报刊亭的消失,既有经营状况的原因,也有城市管理者的原因。网络和自媒体的兴起,对报刊的冲击力最大,一机在手,阅遍天下,很多人已经没有了阅读报刊的习惯;买报刊杂志的人少了,报刊亭就陷入了经营困境,所以就逐渐退出了市场。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城市管理者在美化城市方面大做文章,认为报刊亭、修鞋摊儿、修车摊儿等有碍城市观瞻,便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将报刊亭拆除了。如今还留下的报刊亭,已经变身成小商亭,不仅卖报刊,也卖烤肠包子、饮料冰激凌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报刊亭代表了城市文化的一个分支,是检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尺。因此,这道城市风景线的消失,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消失,是很令人遗憾的。于我个人而言,看到这么多年的老朋友一个一个地离开,心中除了遗憾之外,还有些许感伤。
想起那些报刊亭,便会想起我的青春岁月;那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日子,每每回忆起来,都满怀着眷恋和温馨。